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1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2-16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
    刘丛强 郎赟超 李思亮 朴何春 涂成龙 刘涛泽 张伟 朱书法
    2009, 16(6): 1-12. 
    摘要 ( 2563 )   PDF(1458KB) ( 2196 )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形态和迁移特征
    高抒
    2009, 16(6): 13-22. 
    摘要 ( 1815 )   PDF(1539KB) ( 1011 )  

    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迁移与其波高、波长等形态参数有关。对一些代表性大型沙丘的分析表明,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形态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相同波长条件下,海底沙丘波高最小,海岸沙丘波高次之,沙漠沙丘波高最大。其原因主要是流体厚度的差异,其次是物质供给条件的不同:浅海地区的水深限制了沙丘向上生长,而陆地气流厚度较大,给沙丘的向上生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沙漠环境的沉积物供给远大于海岸环境,因而导致沙丘高度的差异。沙丘形态参数经常偏离统计的波长波高曲线,数值实验结果显示,这与推移质输运率有关。推移质输运率的沿程变化可以使形态参数系统性地偏离波长波高曲线;推移质输运率的沿程突变可使沙丘迁移受阻,造成沉积物的垂向堆积,形成超高的沙丘。由于大型沙丘的迁移特征受控于推移质输运率和沙丘高度,因此可以通过波高设计来计算迁移距离历时曲线,进而控制沙丘迁移动态。文中给出了一个获取迁移距离历时曲线的算例。设计波高可通过人工篱笆、隔挡墙、沟渠、表面护层等措施而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
    陈发虎 陈建徽 黄伟
    2009, 16(6): 23-32. 
    摘要 ( 2284 )   PDF(1501KB) ( 2854 )  

    中纬度亚洲地区存在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南部湿润地区(简称季风区)和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的内陆干旱区(包括青藏高原北部高寒干旱区,简称西风区)。根据对近年来新发表的气候变化记录证据梳理总结,发现西风区在中—晚全新世气候湿润,与亚洲季风在早—中全新世强盛的格局显著不同。过去千年的西风区中世纪暖期干旱,而小冰期相对湿润,与此相对,万象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则显示季风降水在中世纪暖期时整体处于高值,在小冰期处于低值段。在近百年,尤其是近50 a,西北干旱区湿度增加,而季风影响范围内的西北东部和华北等地变得更干。不仅如此,在分属西风和季风影响区的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年代际—百年尺度上降水变化也表现出反相位关系。据此我们提出,亚洲中部西风带控制区在现代间冰期从数千年到年代际的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不同于季风区的湿度(降水)变化模式,称之为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地质转折期的碳、硫循环与环境演变
    汪建国 陈代钊 严德天
    2009, 16(6): 33-47. 
    摘要 ( 1724 )   PDF(2118KB) ( 1982 )  

    碳、硫在表层储库和地质储库以不同的形式相互转换,在这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一定的同位素分馏。碳同位素的分馏主要受到光合作用以及海水溶解无机碳与大气CO2交换的控制,而硫同位素的分馏则主要受控于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表层储库碳、硫同位素的组成通过地质作用被很好地保存在地质储库中,因此通过对地质储库中碳、硫同位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规律,重塑地质历史特别是重大关键转折时期的演化过程。同时文中借助一些碳、硫同位素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影响碳、硫同位素组成和变化的原因,以提高对不同时期全球环境变化的认知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海热液活动环境场参数及模型分析
    夏建新 韩凝 任华堂
    2009, 16(6): 48-54. 
    摘要 ( 1747 )   PDF(865KB) ( 782 )  

    深海热液活动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近年有关热液活动的各种模型,系统分析比较了热液柱的上升高度与热通量等参数变化规律,并对现有的热液羽状流模型和考虑洋壳特性的经验模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热液柱上升高度与底部横向流和热源特性密切相关,单个热液喷口热通量和羽状热液柱中性浮力层模型热液热通量达109 W/m2;(2)热液羽状流受多种因素影响,热液柱面积的轮廓,羽状热液柱各处的含盐量、潜在温度、速度可随深度改变发生变化;(3)考虑洋壳特性后,其浮力通量和热液柱最大的上升高度均有变化,上升高度可达1 000多m,热通量达108 W/m2。上述模型和参数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热液羽流运动机制和建立热液活动正演和反演模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平洋海山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过程
    石学法 任向文 刘季花
    2009, 16(6): 55-65. 
    摘要 ( 1739 )   PDF(3189KB) ( 781 )  

    文中初步探讨了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成矿系统的结构与成矿作用过程。海山成矿系统的控矿要素主要包括地质要素和海洋要素,地质要素主要包括海山的形成、迁移、沉降和水道的开合等,海洋要素主要包括大洋温盐环流、最低含氧带(OMZ)、文石溶跃面、碳酸盐补偿深度和海山周围海水的动力情况等。重点分析了海山漂移和沉降、水道开合、最低含氧带变化、大洋环流以及气候变化等要素对富钴结壳成矿的控制作用。海山为富钴结壳成矿提供了一个容矿空间,稳定的基岩,即长期稳定的容矿空间,是富钴结壳成矿的基本条件;海山的形成年龄、海山的迁移和水道的开合决定并改变了富钴结壳的成矿背景条件,促使海山成矿系统发生演化。最低含氧带作为富钴结壳成矿的地球化学障,是直接的矿源层;而海山周边的地形旋涡沟通了最低含氧带与富氧、富铁的深层和底层水,使得最低含氧带中的成矿金属离子得到氧化,进而发生胶体凝聚沉淀,形成富钴结壳。以西太平洋海山成矿系统为例,将该区白垩纪以来富钴结壳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1)白垩纪—始新世,(2)始新世末—晚渐新世,(3)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早期,(4)中中新世早期—晚中新世早期,(5)晚中新世早期—现代,其中(2)、(3)阶段有利于发育富钴结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七星洞系统中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滴水δ13CDIC的影响及其意义
    王世杰 罗维均 刘秀明 谢兴能 周运超 黎廷宇 刘启明
    2009, 16(6): 66-76. 
    摘要 ( 2791 )   PDF(1566KB) ( 1033 )  

    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笔者对贵州七星洞(QXD)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监测,逐月采集了土壤水和洞穴滴水等样品,分别测定了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结果显示,9个滴水点同期的溶解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DIC)之间存在着大的差异,最大达69‰;δ13CDIC值偏重的Ⅰ组滴水,其Ca、Sr、HCO3、电导率(EC)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偏小,而Mg/Ca比值偏大,Ⅱ组则相反;不同滴水点的δ13CDIC值分别与相应滴水的Ca、Sr、HCO3、EC、Mg/Ca和SIC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土壤水δ13CDIC平均值-99‰相比,Ⅰ组1#、2#、6#、7#和8#滴水点δ13CDIC值偏重45‰~57‰,主要是由大量的基岩溶解以及前期方解石沉积(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PCP)共同作用的结果;Ⅱ组3#、4#、5#和9#滴水点δ13CDIC值偏重06‰~16‰,受基岩溶解和PCP过程影响较小,尤其是9#滴水点受影响最小。因此,若不考虑基岩溶解和PCP过程影响作用,将会极大地影响洞穴化学沉积物碳同位素记录的准确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黄清华 张文婧 贾琼 党毅敏 王平 高宝明 谢磊
    2009, 16(6): 77-84. 
    摘要 ( 2507 )   PDF(979KB) ( 803 )  

    松辽盆地白垩纪发育有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明水生物群,表现为三大生物群有序演化与更替。白垩纪中期是松花江生物群发育期,松花江生物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泉头组被子植物化石Trapa angulata、Platanus septentrionalis和孢粉化石Crenwellia、Xinjiangpollis、Quantonenpollenites、Lythraites和Gothanipollis显示其时代已进入晚白垩世。火山岩锆石SHRIMP法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营城组的年龄为(1151±12)~(1111±09) Ma,说明营城组已属晚Aptian期至早Albian期。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登娄库组—姚家组以稳定的正极性为主,仅在登娄库组上部和姚家组下部分别出现一次短暂的反极性事件。青山口阶下部具一套广泛分布富含有机碳的黑色页岩、油页岩沉积,其干酪根碳同位素表现为明显的正向偏移特征,为古湖泊缺氧事件的产物。结合生物、同位素年代、磁性地层研究的结果,认为青山口阶底部缺氧事件层对应于白垩纪古海洋CenomanianTuronian期界线缺氧事件,由此,给出的松辽盆地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在泉头组和登娄库组之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科1井北孔四方台组—明水组沉积微相及其沉积环境演化
    程日辉 王国栋 王璞珺 高有峰
    2009, 16(6): 85-95. 
    摘要 ( 2214 )   PDF(2838KB) ( 846 )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是松辽坳陷盆地萎缩阶段的产物。松科1井北孔的连续岩心显示:四方台组发育曲流河亚相和浅湖亚相的沉积,其中以曲流河亚相为主,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沉积微相,浅湖亚相发育临滨砂坝微相和静水泥质沉积微相;明水组发育曲流河亚相、浅湖亚相和滨湖亚相,明一段以浅湖亚相为主,明二段曲流河、浅湖亚相交替发育。明水组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微相;浅湖亚相发育浅湖静水泥沉积、临滨砂坝和风暴沉积微相;滨湖亚相发育砂滩和泥滩微相。盆地沉积时期松辽盆地经历了多次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四方台湖平面最低、明水组二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次之、明水组一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最高,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低—高—低的湖平面变化旋回。沉积物颜色古气候关系显示四方台组是气温普遍偏高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明一段下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上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湿交替环境;明二段气温高低交替变化,下部和中部是干、湿交替环境,上部是干旱、半干旱环境。四方台组—明水组垂向沉积相带的演变是横向上以小型浅水湖泊为沉积中心的沉积体相带向北西方向迁移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阶缺氧事件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孔惠 黄永建 黄清华 张文婧 谢磊 刘学红 谢晓云
    2009, 16(6): 96-103. 
    摘要 ( 2375 )   PDF(1246KB) ( 885 )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阶下部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碳的黑色泥岩、页岩沉积,它具有干酪根碳同位素正偏、重排甾烷含量低,普遍存在伽马蜡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代表了白垩纪温室效应时间窗内古湖泊贫氧环境条件下的沉积产物。结合生物地层研究成果,认为青山口阶下部曾发生过古湖泊缺氧事件,其层位大体可与白垩纪古海洋CenomanianTuronian界线事件层进行对比,由此提出了松辽盆地青山口阶下部的时代归属于晚白垩世Cenomanian晚期—Turonian早期的新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科1井北孔选址、岩心剖面特征与特殊岩性层的分布
    高有峰 王成善 王璞珺 万晓樵 任延广 程日辉 王国栋
    2009, 16(6): 104-112. 
    摘要 ( 2000 )   PDF(2049KB) ( 1202 )  

    松科1井北孔是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的两个钻孔之一,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他拉哈向斜上。通过对松科1井北孔泰康组到嫩一段顶部连续取心资料的详细描述,建立松科1井北孔岩心剖面。识别出白云岩、火山灰、油页岩、灰质泥岩、泥灰岩5种特殊岩性,特殊岩性出现的总层数为73层,总厚度为708 m,分布在嫩二段、嫩三段、嫩四段、嫩五段和明二段中。对松科1井的精细岩心描述和对特殊岩性的识别是开展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峡库区凤城危岩稳定性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张彬 李亚玲 慎乃齐 康向阳 覃祖淼
    2009, 16(6): 113-119. 
    摘要 ( 1556 )   PDF(1347KB) ( 756 )  

    危岩失稳是三峡库区频发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研究凤城危岩所处区域的地质背景条件及危岩失稳的诱发因素基础上,分析了凤城镇危岩体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根据破坏模式的不同对该区危岩进行了类型划分,采用赤平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对该区6个代表性危岩单体的稳定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经分析判断其均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需进行工程治理。针对每个危岩单体的具体特征,提出了小规模清方+岩体支撑+锚固,配合地表排水及裂隙封闭的联合治理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山屈家岭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史辰羲 莫多闻 毛龙江 刘辉
    2009, 16(6): 120-128. 
    摘要 ( 2765 )   PDF(1682KB) ( 1637 )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的野外考察,结合屈家岭剖面粒度、Rb/Sr比值、磁化率和已有孢粉结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剖面沉积物中粉砂(625~4 μm)、粘粒(<4 μm)约占其总量的95%以上,属于略含细砂的粘土质粉砂,概率累积曲线以三段式为主。结合地貌和岩性分析,确认该剖面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粒径<30 μm组分为主,同黄土的众数组分类似。也有部分样品的概率累积曲线呈现出北方黄土和下蜀黄土多见的两段式,但概率累计曲线段的斜率和中、细粒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同黄土有差异。粒度组成方面同黄土沉积的某些相似特征说明,青木垱河流域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可能影响了该剖面的沉积特征。沉积样品的磁化率、Rb/Sr比值和已有的孢粉分析结果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52 ka BP以来屈家岭遗址附近区域气候变化可以分成3个阶段:52~42 ka BP期间,是较为温暖湿润的时期,水热条件好于现在,后期暖湿程度有波动性降低的趋势;42 ka BP开始气候暖湿程度明显下降,气候转向干凉;20 ka BP以来,本地区气候暖湿程度有所回升。该地区包括气候在内的环境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演化历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STTSUNAMI ASSESSMENT IN THE COASTAL REGION BETWEEN KANYAKUMARI AND OVARI, TAMIL NADU—A CASE STUDY印度塔米尔那杜地区堪雅库玛里与奥瓦利之间海岸区域海啸灾后评估——事例分析
    S.Saravanan N.Chandrasekar C.Hentry M.Rajamanickam J.Loveson Immanuel
    2009, 16(6): 129-137. 
    摘要 ( 1405 )   PDF(851KB) ( 2029 )  

    海岸带是动态地区,由于众多因素,包括海平面的上升、波浪与洋流的类型、飓风乃至人类的影响,海岸地区经常受到变动。2004年12月26日巨大海啸席卷了堪雅库玛里至奥瓦利之间的海岸。当海浪冲上海滩时波高达30英尺。许多人因为巨浪的冲击和退浪的强力推拉而淹死在海里,许多村庄被毁。死亡总数超过300人,而且财产损失严重。海啸的规模与洋底移动的面积、移动距离是有关系的。该区显示为海成阶地、沙丘、滩脊、河口、洪积平原、海滩、红树林、准平原、高地、海蚀崖等等。我们试图通过现场在线勘查、政府记录以及采用遥感技术所做的海岸地貌研究等资料,通过海滩剖面测量和海岸环境的变化,进行海岸线动力学研究。文中也对主要的破坏予以认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高海平面及其波动的海滩沉积证据
    余克服 陈特固
    2009, 16(6): 138-145. 
    摘要 ( 1787 )   PDF(1695KB) ( 1123 )  

    揭示晚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对于理解海平面所处的现状和变化的趋势等具有重要意义。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雷州半岛珊瑚礁区蕴藏着丰富的海平面变化信息,文中对该区晚全新世发育的海滩沉积序列研究表明,距今约17~12 Cal. ka BP(14C年代为21~17 ka BP)期间总体上是一个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时期,其中在距今约15 Cal. ka BP时海平面有过短暂的下降波动,约12 Cal. ka BP时的海平面比现在的至少高128 cm;之后海平面开始下降,至今海岸线后退了约210 m,形成现代海滩沙堤地貌体系。结合本区珊瑚礁记录的全新世其他时段海平面的变化特征,本文认为全新世海平面与气候变化一样,也存在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的波动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inrich 3事件的实证:浙江舟山群岛泥裂
    贾楠 孙立广 袁林喜 谢周清
    2009, 16(6): 146-153. 
    摘要 ( 1546 )   PDF(1732KB) ( 712 )  

    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观音湾海滩地区发现了大量发育良好,深达60 cm的泥裂构造。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泥裂构造形成于312~304 ka BP期间。孢粉学和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揭示了研究区域曾经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冷干事件,事件发生时植被衰落。这极可能是第四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einrich 3事件的一个直接的景观证据,为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对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指示
    郑洪波 贾军涛 王可
    2009, 16(6): 154-161. 
    摘要 ( 2831 )   PDF(1902KB) ( 1032 )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地层厚达万米以上。研究的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分别厚4 500 m和7 000 m,基本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新生代沉积。叶城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磁性地层测定约为8 Ma。阿尔塔什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海相碳酸盐岩87Sr/86Sr的比值与全球Sr同位素曲线对比,约为30~35 Ma。从岩性地层分析,剖面的下部为中新统乌恰群,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沉积相为低能环境的辫状河和曲流河。剖面的中部是上新统阿图什组,由红色泥岩、砂岩夹薄层砾岩以及埋藏风成黄土构成,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的中远端。剖面的上部是上新统—下更新统西域组,由中粗砾岩夹块状粉砂岩透镜体(埋藏风成黄土)组成,主要是近源洪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以上地层层序可以进行很好的区域对比。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由新近纪红层向上变化为逆粒序砾岩和碎屑流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隆升造成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化气候的阶段性演化。在约8 Ma时,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都发育了风成沙丘沉积。而在阿尔塔什剖面,沙丘沉积之下还发育了一套厚层的膏盐沉积,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此前后已经相当干旱,只是仅凭这些证据还难以判断沙漠发育的规模。而上新世—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发育的埋藏风成黄土沉积,则指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此时已经发育到了相当规模,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水位变化事件及其原因初步研究
    李世杰 Bernd Wünnemann 夏威岚 于守兵 沈德福 姜永见
    2009, 16(6): 162-167. 
    摘要 ( 1887 )   PDF(912KB) ( 1783 )  

    兹格塘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湖泊,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处于西南季风作用边缘地带。由于流域内无冰川分布,湖泊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因此水体的扩张与收缩能够直接反映西南季风的变化。半干旱气候地区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能够敏感地反映水体的扩张与收缩。兹格塘错沉积物碳酸盐含量高,与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变化结合能更好地揭示水体的演化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在93~89 cal ka BP、83~78 cal ka BP、50~47 cal ka BP、40~38 cal ka BP和31~27 cal ka BP碳酸盐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指示湖泊淡化、水位升高。但在38 cal ka BP左右碳酸盐含量和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同时出现峰值,指示出湖泊水体盐度升高、水位出现下降;近1 cal ka BP以来,碳酸盐与可溶盐含量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水体逐渐淡化、水位缓慢上升的过程。但近100 a来可溶盐含量上升,指示出湖泊水体的不断浓缩和水位下降过程,这和近百年的气候暖干化过程是一致的。兹格塘错沉积岩心碳酸盐含量全新世以来5次极低事件,有力地证明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在全新世期间的不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相叠层石纹层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生长节律的古环境意义
    伊海生 时志强 惠博 夏国清
    2009, 16(6): 168-176. 
    摘要 ( 2361 )   PDF(1528KB) ( 1425 )  

    青藏高原北部渐新统雅西措组湖相地层中的叠层石,具有典型的毫米级暗色富有机质纹层与浅色富碎屑纹层交替的生长节律,纹层形态呈穹窿状产出。为了探索湖湘叠层石纹层的成因和时间意义,我们采用激光微区采样技术分别对单个暗色纹层和浅色纹层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每一个共轭纹层对中,暗色纹层相对于浅色纹层明显富集δ18O和δ13C,而且δ18O和δ13C之间具有正向变化关系,即δ18O和δ13C显示同步亏损和富集,反映季节性气候变化是影响纹层同位素信号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支持叠层石的对偶纹层为年纹层成因,它可以为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一种高分辨率地质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腾冲和香格里拉沉积记录看60 ka BP以来的印度季风活动特征
    方念乔 包锐 丁旋 殷勇 赫鹏飞 温延星 聂浩刚
    2009, 16(6): 177-185. 
    摘要 ( 1552 )   PDF(1623KB) ( 751 )  

    通过腾冲北海与香格里拉纳帕海有机碳含量、δ13C、粒度等沉积指标和若干孢粉指标的对比,参照60 ka BP以来孟加拉湾的沉积韵律互层与δ18O记录,发现它们同与印度季风系统存在密切关联。然而由于经纬与海陆分布的差异,夏季风和冬季风对各处的影响亦有很大差别。大约发生于37~32 ka BP的强大的暖湿型气候事件在北海与纳帕海盆地的沉积序列之中反映突出,成为过去60 ka间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却缺乏海域记录的有力呼应。海陆记录对比结果表明,MIS3后期区域气候事件的控制因素来自陆地而非海洋,青藏高原在此期间的特别升温导致印度冬季风的衰退及其他大气环流型式的改变有可能是重大气候事件形成的主因。此外,陆地地貌对于季风的降水效应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层状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邵兆刚 孟宪刚 朱大岗 杨朝斌 雷伟志 王津 韩建恩 余佳
    2009, 16(6): 186-194. 
    摘要 ( 4834 )   PDF(4649KB) ( 6270 )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形成时代最新和面积最广阔的高原,作为青藏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层状地貌成因研究对高原隆升、环境气候演化过程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已有观测数据分析,对层状地貌形成进行探讨,重点从高原现今地貌特征分析的角度,提出主平面和山顶面形成于高原隆升过程中。青藏高原是在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俯冲碰撞的强烈挤压环境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动力地质作用具有差异性整体隆升的特征。希望能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区的同位素证据
    杨杰东 李高军 戴澐 饶文波 季峻峰
    2009, 16(6): 195-206. 
    摘要 ( 2063 )   PDF(1540KB) ( 913 )  

    系统采集了黄土高原马兰黄土、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河床沙和湖泥样品。用酸淋洗去除方解石后,黄土高原马兰黄土εNd(0)值从-92到-113, 87Sr/86Sr比值从0717 84到0719 44,都落在同位素B区内,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值一致。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白云石的δ13C值从12‰到15‰,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黄土,巴丹吉林沙漠的白云石的值类似。这些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源区,从而排除了其他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作为黄土物源区的可能性。同位素研究结果和野外调查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黄土、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物质可能最终都是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藏东南冰湖溃决泥石流形成的气候因素与发展趋势
    程尊兰 田金昌 张正波 强巴
    2009, 16(6): 207-214. 
    摘要 ( 1696 )   PDF(1592KB) ( 857 )  

    冰湖溃决泥石流是高山冰湖溃决洪水引起的突发性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对藏东南社会、经济危害严重。文中根据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对冰湖溃决和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影响以及冰湖溃决泥石流年内和年际的形成规律,并认为冰湖的溃决往往是由于异常气候条件造成的,冷湿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冰川的积累。当气候转为湿热或干热,特别是气候突变异常年代,最易引起冰湖溃决泥石流。受西藏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40年藏东南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呈抛物线“∩”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秦岭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过程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变形的约束
    郭进京 韩文峰 李雪峰
    2009, 16(6): 215-225. 
    摘要 ( 2134 )   PDF(1974KB) ( 1117 )  

    西秦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梯度带内,是高原物质向北、向东扩展的前缘,其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地貌过程应该是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对西秦岭内部中—新生代沉积、变形及地貌记录的初步综合分析,得出如下初步认识:(1)根据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沉积岩石组合和构造变形特征,可以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和新近纪三个构造层,分别对应于西秦岭新生代3个构造演化阶段。(2)西秦岭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的褶皱缩短和区域断裂带的逆冲推覆发生在古近纪末期—新近纪初期,与整个青藏高原主要逆冲推覆构造事件同步,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应力在古近纪末已波及至西秦岭。(3)西秦岭新近纪以来经历了一个构造相对稳定的侵蚀夷平期,于36 Ma之前形成了以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侵蚀面、前新生代碳酸盐地层的岩溶夷平面为标志的主夷平面以及夷平面发育过程中形成新近纪近水平的、以红色粘土岩为主要特征的细碎屑沉积。这一夷平面可以作为高原组成部分的西秦岭隆升的基准面。该夷平面现今高程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反映了西秦岭隆升呈现自西向东连续的扩展。(4)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变形方式在中新世发生了由逆冲推覆褶皱缩短向伸展走滑的构造转换,而在西秦岭内部却并未发生这样的构造转换,仍然以逆冲构造为主,只是西秦岭北缘的边界断层在中—晚更新世才发生逆冲左旋走滑作用,这可能指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走滑作用只是构造块体边界与构造挤压应力方向下非正交的应力分解所致,同时也可能反映了作为西秦岭块体整体滑移和块体内部的收缩变形并行不悖。(5)由GPS观测数据确定的区域位移场应该指示了现今西秦岭块体的整体缓慢的向东移动,地震机制解确定的构造应力是下地壳向东蠕动拖曳脆性上地壳的整体运动,西秦岭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厚是西部由于南北向缩短增厚的下地壳向东扩展流动的结果,增厚地壳的均衡抬升是西秦岭地貌面高度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白垩世(80 Ma)东亚气候的数值模拟
    陈军明 赵平 王成善 黄永建
    2009, 16(6): 226-239. 
    摘要 ( 1654 )   PDF(3725KB) ( 894 )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全球气候系统模式以及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 Ma)东亚的古气候特征。模拟结果表明:80 Ma时期东亚地区大范围盛行的风向和气压系统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由此可以推断东亚地区当时是存在季风环流的。与现代气候比较,白垩纪时期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系统经向特征更明显,这种特征可能与当时欧亚大陆东西向跨度较小有关。此外,在当时偏暖的背景下,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呈现出一致的变化特征,即冬季风和夏季风都比现代强。年平均降水的分布型和现代的情况比较相似,降水最大值出现在10°S~10°N的赤道辐合带中,与西太平洋相邻的大陆东岸降水也较多,其中心超过1 200 mm,而在中纬度的内陆地区降水则稀少。虽然与现代情况相似,80 Ma在30°N附近的西太平洋上也为多雨带,然而在东亚陆地上没有多雨带,这说明了青藏高原隆升在现代东亚夏季梅雨形成中的重要性。此外,模拟的80 Ma时期东亚地区气候要比现代温暖,相同纬度的表面气温要高2 ℃以上,模拟的温度与地质证据估计的温度比较接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UTHERN BARENTS SEA ANOMALOUS MAGNETIC FIELD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BOTTOM GEOLOGICAL STRUCTURE南巴伦支海磁场异常及其与海底地质结构的对比
    A.M.Gorodnitskiy A.M.Filin Yu.D.Malyutin A.N.Ivanenko N.A.ShishkinaShirshov
    2009, 16(6): 226-239. 
    摘要 ( 1158 )   PDF(1490KB) ( 847 )  

    对1986—2001年间巴伦支海南部海洋磁力测量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研究。南巴伦支海底的地磁测量揭示出其复杂多期的地质构造结构,其中以两期分离型的构造为主导:(1)具NW走向的里菲文德期继承性裂谷构造;(2)NE向转换叠加断层正交系统。晚泥盆世碱性侵入体及其相关的金属矿化作用恰位于这些构造系统的交点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遥感图像地形结构岩性组分分解的岩类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潘蔚 倪国强 李瀚波
    2009, 16(6): 248-256. 
    摘要 ( 1920 )   PDF(2430KB) ( 934 )  

    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和地形结构的分形特征,提出了遥感图像的地形结构岩性组分模型和分离算法,并用于ETM图像分解和岩类αf(α)多重分形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二长花岗岩体和沉积变质岩ETM原图像、地形结构子图像和岩性组分子图像的多重分形谱对比分析,发现原始ETM图像的多重分形谱与岩石类型和地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图像分解后,不同地区的二长花岗岩具有十分相似的岩性组分多重分形谱和不同的地形结构多重分形谱;相反,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具有相似的地形结构多重分形谱和不同的岩性组分多重分形谱。因此,利用地形结构岩性组分分类算法,并结合αf(α)多重分形谱分形,可以有效地区分岩石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FORGANIZING ABIOGENIC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EARTH地球地质历史中非生物成因的自组织耗散结构
    S.L.Shvartsev
    2009, 16(6): 257-275. 
    摘要 ( 1750 )   PDF(799KB) ( 2072 )  

    自从地球上有水出现,就持续存在水岩体系的平衡不平衡。这一体系内部是不协调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自发地连续发展的可能性,并导致完全新的矿物相和水的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生成。在地壳中这一体系持续在一个热力学分支的线性域中,远离平衡而发育。它积聚太阳能,形成非生物成因耗散结构。它在连续发育惯性中起特殊作用,然后发育为一种生命物质。前进自组织将向该体系倾斜的趋向,定义为无机物质发育的基础之一。还有其他的一组体系都从这个体系中继承了它大多数的性质。水岩体系的演化导致了次生矿物相和水的地球化学新类型的形成。随着演化程度加深,体系在成分上、结构上逐渐变得复杂,形成新的地球化学介质,它们又反过来控制新矿物相的生成从而对自身的性质产生影响。这一过程在地质历史上是永恒的。这便是矿物界自组织的要点,即包括发生、生长及新结构形体的时空弥散以及矿物、地球化学介质的形成,最后是新的有机物质和生命的起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滨海地下水潮汐效应估计含水层参数:以北海半岛为例
    夏玉强 李海龙
    2009, 16(6): 276-281. 
    摘要 ( 2015 )   PDF(858KB) ( 1185 )  

    通过分析滨海含水层中观测孔的水位动态资料,确定含水层的水力性质和某些参数,或推测含水层在海底的延伸长度和露头处是否存在覆盖层,是水文地质学家一直很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文中充分分析了广西北海半岛滨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第一个承压含水层系统概化为具有上覆弱透水层越流和含水层海底露头覆盖层的垂向三层结构的不稳定流模型。应用该模型的解析解对广西北海半岛滨海含水层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拟合效果很好,并利用最小平方罚函数法估算了研究区含水层的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翟裕生 王建平 彭润民 刘家军
    2009, 16(6): 282-290. 
    摘要 ( 4111 )   PDF(1165KB) ( 7514 )  

    漫长复杂成矿地质过程中多次成矿事件的叠加常形成叠加成矿系统,它是产生多成因矿床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陆独特的大地构造时空特征和特殊的结构组成,造成了中国叠加成矿系统的发育,是中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文章回顾了叠加成矿研究历史,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等地的叠加成矿作用,探讨了叠加成矿的效应(形成大矿富矿、复杂成分矿石等)、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稳定的地球化学场、重叠的构造带、同生断层多期活动、早期矿层的地球化学障作用),提出了叠加成矿系统的组合类型,其中以广义沉积型岩浆热液型二者的叠加最为常见,且多形成大矿。随着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的深入将可能发现更多叠加成矿现象。叠加成矿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找矿勘查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西古特提斯俯冲-碰撞过程的岩浆作用记录
    范蔚茗 彭头平 王岳军
    2009, 16(6): 291-302. 
    摘要 ( 1961 )   PDF(2150KB) ( 1602 )  

    三叠纪岩浆作用广泛发育于澜沧江南带,锆石UPb年代学结果及岩石组合特征显示:(1) 该区残留有少量的早三叠世火山岩 (约248 Ma),主要为一套薄层的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2) 中三叠世以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作用为主,部分地段的中部夹有少量的玄武岩,其中晚期的流纹岩与该区出露巨大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具有一致的形成时代 (约230 Ma);(3) 晚三叠世则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为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三叠世火山岩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暗示其很可能形成于俯冲的构造环境;中三叠世晚期的流纹岩与临沧花岗岩基主体具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其流纹岩具有A型花岗岩属性,表明该区中三叠世火成岩形成于碰撞后的构造背景;而晚三叠世基性火山岩虽然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出与岛弧火山岩相似的高铝和NbTa的亏损,但其中部分火山岩具有高镁和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比值特征,说明这些火山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后裂谷 (postcollisional rifting) 环境。结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西南三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的俯冲闭合可能直到早三叠世晚期才完成,其后的陆陆/弧碰撞作用可能发生在中三叠世早期,中三叠世中晚期该区进入碰撞后演化阶段,晚三叠世开始处于碰撞后的裂谷阶段,古特提斯在该区的演化最终结束于三叠纪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系中含有富Nb岛弧玄武岩吗?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2009, 16(6): 303-317. 
    摘要 ( 2358 )   PDF(3225KB) ( 900 )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有人认为,在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系中发育有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组合。然而,该岩石组合具有与典型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不同的化学和同位素特点,表明其并非是岛弧岩石组合。这一推断的岛弧岩石组合实际上是大陆板内火山岩组合,由未遭受地壳混染、受到地壳轻微混染和遭受地壳强烈混染的大陆火山岩组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铅锌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王淼 范继璋 王忠文 马艳英
    2009, 16(6): 318-324. 
    摘要 ( 1459 )   PDF(1722KB) ( 946 )  

    以产于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铅锌矿产为预测矿种,以铅锌矿矿床为目标物,较系统地分析了地层、岩浆岩等地质条件与铅锌矿产的关系,查明各种地质条件对铅锌矿产的控制作用与控制方式。二叠系与铅锌成矿在空间分布和物质成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锰质钙铁辉石夕卡岩及火山沉积岩为铅锌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中酸性侵入体为有利岩体;成矿带内多组方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矿化富集区,使得矿床以北东成带、东西成行,各矿床之间具有等距离的特点进行分布。由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及矿化信息构成的矿床级别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成矿带内铅锌矿产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桐柏地区铜锌多金属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
    李立兴 李厚民 王登红 张长青
    2009, 16(6): 325-336. 
    摘要 ( 2029 )   PDF(2478KB) ( 833 )  

    为了探讨河南桐柏地区铜锌多金属矿的成因,采用ICPMS对刘山岩铜锌矿床、大栗树方老庄铜锌矿床、羊圈铜矿化点的矿石和矿化岩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根据研究区铜锌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将其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异常不明显,Ce弱负异常,HFSE相对MORB弱亏损,Zr、Ti弱负异常;第二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负异常,Ce弱负异常;第三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明显正异常,Ce负异常,HFSE相对MORB强烈亏损,Zr、Ti强负异常;第四类REE配分曲线平坦,Eu明显正异常,Ce弱负异常,HFSE相对MORB亏损,无Zr、Ti异常。研究表明:桐柏地区铜锌多金属矿床为海底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和矿化岩石与矿区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第一类与矿区基性火山岩类似,第二类与矿区酸性火山岩类似,第三类指示高温热液流体与海水发生了对流混合且残留相有较多难溶矿物,第四类指示源区为亏损地幔。这些特征表明成岩与成矿的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同为经历早期多次熔融事件的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内物源沉积体系探讨及勘探意义——以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为例
    侯连华 王京红 匡立春 况军 张光亚 刘磊
    2009, 16(6): 337-348. 
    摘要 ( 1924 )   PDF(4353KB) ( 769 )  

    为了探讨车莫古隆起对内物源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车莫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入手,利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多种方法结合恢复其剥蚀量、古地貌,提出车莫古隆起从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发育,侏罗世末是其鼎盛时期,并提供内物源,控制围绕车莫古隆起周缘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从岩心、地震特征、重矿物稳定系数、古水流指向、砂岩厚度等方面给出存在依据,合理解释了古隆起控制范围内已发现油藏的砂体成因。车莫古隆起发育和潜伏埋藏期控制古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掀斜后内物源砂体展布、断裂体系和现今构造共同控制着油气调整、运移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围绕车莫古隆起发育的内物源砂体尖灭方向与现今构造高部位指向垂直和斜交区域是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围绕内物源勘探刚开始,在此认识指导下部署的沙门1、莫17、夏盐11、夏盐12等井已获得突破,腹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将进入一个油气发现新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83井区表生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作用
    向才富 王建忠 庞雄奇 姜振学 刘洛夫 李素梅
    2009, 16(6): 349-358. 
    摘要 ( 1973 )   PDF(2039KB) ( 924 )  

    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是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择代表性储层介质进行系统油气运聚作用分析有利于为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范例。塔中83井区鹰山组储层是典型的表生岩溶缝洞体系储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岩溶体系的水平潜流带中,油水关系复杂,油水界面倾斜。本区原油和天然气性质参数在NE向断层与NW向断层的交汇部位异常高,而随着远离断层交汇部位逐渐降低,并顺构造脊有规律的降低,说明断层交汇部位是本区油气的注入点,而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本区的鼻状构造展布。这一认识为系统分析表生岩溶缝洞体系油气运聚机理奠定了地质基础。基于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表生岩溶缝洞体系的基本模型。在分析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运聚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油气运移过程受储层含水程度控制,油气总是首先将临近充注点的孔隙或缝洞充满后,才能继续向远处运移,并沿油气运移路径顺次充满远处的孔洞缝体系。所形成的油气水分布规律受储层含水程度,储层中能导致油气侧向运移的侧向联通通道、局部缝洞单元与侧向联通通道的关系及其油气溢出点和晚期气侵强度的联合控制。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运聚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油气分布规律对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启发,油气勘探不仅要通过地球物理方法识别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还应该尽量描述优质储层的孔洞缝结构,结合油气运移方向和主输导通道的空间展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量子力学势能数据预测温度、压力、盐度和沉积物孔径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的影响
    陈雅丽 段振豪 孙睿 毛世德 张驰
    2009, 16(6): 359-371. 
    摘要 ( 2040 )   PDF(2496KB) ( 652 )  

    介绍一个预测不同温度、压力、盐度和沉积物毛细管孔径条件下甲烷水合物溶液气体多相平衡模型。该模型以Van der Waals和 Platteeuw热力学模型、量子力学从头算粒子相互作用势能、DMW92状态方程和Pitzer电解质理论为基础,能在很宽广温压范围内预测温度、压力、盐度和毛细管力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的影响。通过对比本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可知本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海水和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对于一定盐度下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温压条件的在线计算可浏览: www.geochemmodel.org/models.ht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油裂解过程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变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唐小强 黄光辉 张敏 韩金平 李碧
    2009, 16(6): 372-378. 
    摘要 ( 2001 )   PDF(1337KB) ( 794 )  

    采用高温模拟技术,对原油样品进行模拟实验,并对其裂解过程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大量裂解生成气态烃之前,原油中的高分子量正构烷烃已经开始裂解,以C+15烃类裂解成C6~C14化合物为主。随成熟度的增加,C6~C14化合物进一步转化为C1~C5化合物,并伴随苯系物的产出,最终形成甲烷和裂解沥青。在正构烷烃的裂解过程中,苯及其同系物的丰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可以作为原油裂解程度的潜在判识标志。此外,利用同样的实验条件对正十六烷进行了对比模拟实验,其产物的组成和变化特征与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基本相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庆油田资源量增长趋势及其主控因素解析
    李嘉光 郭少斌 陈朝玉
    2009, 16(6): 379-383. 
    摘要 ( 1918 )   PDF(989KB) ( 1032 )  

    大庆油田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其原油总产量可占全国同期陆上的40%以上, 开发形势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原油产量的供给。近年来,大庆油田的产量递减以及国内能源供应短缺的原因,油气资源量的新增速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形势,在收集了大庆油田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的自身特点,选用储量增长预测方法对大庆油田新增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大庆油田的新增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终可采储量发生的时间为2028年。文中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增油气资源量变化趋势的主控因素,认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和国内政策导向及技术进步是影响大庆油田新增油气资源量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