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2011, 18(1) 24-31 DOI:     ISSN: 1005-2321 CN: 11-3370/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论文
壳内岩浆层演化的盆地效应:以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盆地为例
王晶,陈国能,Rodney Grapes,li,邱燕
1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2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Korea University, Seoul 136731, Korea
3国土资源部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760
摘要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发育有拗陷型、断裂型、断陷型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其中前者发育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其内多为含煤建造;次者发育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主要为火山岩建造;后者发育于白垩纪—古近纪,主要为陆相红岩建造。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构造类型的演化与该区中生代壳内岩浆层的演化密切相关。与联合古陆解体相伴随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使得东亚陆缘岩石圈的内能逐渐升高,其结果是壳内岩浆层的形成和增厚以及其上盖层岩石的弯曲变形,导致中生代早期众多拗陷盆地的形成;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使印支期已强烈变形的地壳进一步破裂,为壳内岩浆层的物质溢出或喷发提供了通道条件,从而在重熔界面(岩浆层上界面)埋深较浅的本区东部形成众多火山岩盆地;系统内能在晚侏罗世后逐渐下降,地壳冷却收缩使得断块的重力调整逐渐占主导位置,形成众多由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中生代 壳内岩浆层 构造盆地
收稿日期  2010-09-30   修回日期  2010-10-29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11-01-15  
DOI:
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70558033);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基)(GZH00314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王晶(1986—),女,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wangjing86118@126.com

Copyright © 2008 by 地学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