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2008, 15(6) 208-218 DOI:     ISSN: 1005-2321 CN: 11-3370/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论文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力学耦合的岩石圈变形模式

1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Carnegie Institute of Washington, DTM, Washington DC 20015, USA
3Pu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 47907, USA

摘要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造山运动过程中有关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力学耦合的造山变形方式,用从GPS和第四纪断裂滑动速率数据确定的地面变形场和由地震波各向异性数据推断的地幔变形场联合分析来定量求得。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四川等地区新近快速增加的GPS和SKS波分裂观测数据,提供了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实际变形方式的检验。这些新的数据不仅加强了高原内部力学耦合岩石圈的证据,而且也解释了高原外部相同的耦合特征。文中引入简单剪切变形和纯剪切变形的概念,用于解释高原内外不同的耦合变形特征。青藏高原和周围区域力学耦合岩石圈的垂直连贯变形有两个方面的大陆动力学含义:第一,岩石圈垂直强度剖面被一个重要的条件所约束,即要求与重力势能变化相关的应力能够从地壳传递到地幔;第二,青藏高原各向异性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一个岩石圈变形的大尺度模式,以及从高原内部的简单剪切变形向高原外部的纯剪切变形的过渡带。文中提出的力学耦合岩石圈变形模型与当前已有的多种造山运动变形模型具有不同的变形含义,因此,地幔变形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力学耦合;地震波各向异性;垂直连贯变形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08-06-20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34041, 40774037);科学技术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003DF 00001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王椿镛(1945—),男,研究员,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地球内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E-mail: wangcy@cea-igp.ac.cn

Copyright © 2008 by 地学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