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时气候与环境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云南腾冲上新统Platycladus tengchongensis sp.nov.表皮构造与古CO2恢复
邓鹏,董俊玲,王姿晰,王雪莲,杨国林,何雨栗,华一帆,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 24 (1): 65-77.   DOI: 10.13745/j.esf.2017.01.005
摘要182)      PDF(pc) (2263KB)(315)    收藏
在云南腾冲上新统芒棒组发现了角质层保存完好的侧柏化石。通过与已知化石种及最近亲缘种的宏观形态和微细构造特征对比,建立一新种Platycladus tengchongensis P.Deng et B.N.Sun sp.nov.。基于当前新种与现生种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化石种Platycladus yunnanensis在宏观形态及角质层特征的相似性,统计了3个种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并用气孔比率法重建了云南腾冲上新世晚期和云南梁河晚中新世的古大气CO2浓度分别为417.9×10-6(386.5×10-6~471.3×10-6)和409.9×10-6(392.2×10-6~433.3×10-6),结果与Berner全球碳平衡模型中CO2浓度变化曲线上的变化范围基本相符,故表明Platycladus tengchongensis和Platycladus yunnanensis叶片可以作为测量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生物指标。根据文中恢复的云南西部上新世晚期和晚中新世古大气CO2浓度平均值均高于现在,推测新近纪时期云南西部的气候比现在温暖。综合云南腾冲地区已有的古气候研究与化石和现生叶片角质层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云南腾冲上新世晚期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此外,文中化石的发现为侧柏属自然分布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冀北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其地质年代探讨
覃祚焕,席党鹏,徐延康,魏丰,丁聪,俞志强,万晓樵
地学前缘    2017, 24 (1): 78-105.   DOI: 10.13745/j.esf.2017.01.006
摘要339)      PDF(pc) (3156KB)(341)    收藏
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出露完全、沉积连续、化石丰富,是研究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早期演化以及中国陆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地层的关键层位。论文对人工新揭露出的榆树下剖面进行了精细的实测;阐明了大北沟组与张家口组界线的标志,为凝灰质碎屑岩(沉积岩)的出现与晶屑岩屑熔凝灰岩(火山岩)的结束;大店子组与大北沟组界线的标志,为“蜂窝梁砾岩”或与之相当的粗碎屑岩的出现。剖面的主体大北沟组总厚度为224.51 m,可分为3段46层。大北沟组二段与一段界线的标志,为正常沉积岩(不含或很少火山物质,开始出现丰富化石)的出现并取代凝灰质碎屑岩成为主要的岩层;大北沟组三段与二段界线的标志清晰,为一套青灰色粉砂凝灰岩的出现。依据新采集到的化石并结合前人资料,完成了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综合生物地层的建立。首次在大北沟组二段中上部发现了介形类化石,并可延伸到三段顶部;初步鉴定出介形类化石9属17种,可划分为LuanpingellaPseudoparacypridopsisEoparacypris组合带,并可进一步细分为Luanpingella postacuta和Pseudoparacypridopsis mountfieldensis 2个亚带。叶肢介化石的首现面在二段底部,可贯穿至三段顶部;叶肢介组合带的划分参考前人的结果,由下至上分为Nestoria pissoviJibeilimnadia ovata、Nestoria pissoviKeratestheria gigantea和Yanshania xishunjingensisY.subovata 3个化石带。昆虫化石主要分布在二段中部至三段中上部的页岩中,仅为三尾拟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ris)一个种,据此建立昆虫类Ephemeropsis trisetaris化石带。此外,参考前人资料,尝试建立了大北沟组孢粉、双壳类和鱼类化石带。在大北沟组介形类、叶肢介、孢粉等生物的年代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北沟组同位素测年结果、磁性年代特征和生物归属的认识,将大北沟组的地质时代归为早白垩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
地学前缘    2017, 24 (1): 106-142.   DOI: 10.13745/j.esf.2017.01.007
摘要1266)      PDF(pc) (6334KB)(784)    收藏
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松科1井南孔嫩江组磁性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意义
李海燕,周庭红,张世红,刘光泓,吴怀春,杨天水,赵坤玲
地学前缘    2017, 24 (1): 143-153.   DOI: 10.13745/j.esf.2017.01.008
摘要229)      PDF(pc) (2549KB)(273)    收藏
对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嫩江组(嫩一段上部至嫩二段下部,972.46~1 060.24 m)开展了岩石磁学研究,发现其顶部层段(A段,972.46~979 m)的磁化率和剩磁均受控于磁铁矿,中间层段(B段,979~1 025 m)和下部层段(C段,1 025~1 060.24 m)的磁化率主要受控于顺磁性矿物,但其主要携磁矿物仍是少量的磁铁矿。A段沉积物中的磁铁矿含量最多,且粒度最粗;B段沉积物中的磁铁矿含量最少,粒度中等;C段沉积物中的磁铁矿含量中等,粒度最细。松科1井南孔嫩江组不同层段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组合的不同特征揭示了还原成岩作用对沉积物的影响、盆地的构造抬升运动和古气候变化。首先,不同层段沉积物受到还原成岩作用不同程度的影响,A段沉积物几乎不受影响,B段和C段沉积物均受到较强的影响,从而形成A/B界线。其次,磁学参数的周期性小幅波动记录了松辽盆地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最后,B/C段界线处磁学参数的突然快速变化可能与松辽盆地东部逐渐抬升所引起的物源变化(由南北向转变为东西向)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分子标志物揭示的松辽盆地晚三冬期气候环境
童晓宁,胡建芳,祝孟博,彭平安,席党鹏,宋建中
地学前缘    2017, 24 (1): 154-165.   DOI: 10.13745/j.esf.2017.01.009
摘要212)      PDF(pc) (1715KB)(275)    收藏
松辽盆地发育了一套连续的晚白垩世陆相沉积地层,是研究古气候/环境的理想场所。本研究以松辽盆地露头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总有机碳(TOC)含量、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和一些分子标志物,并分析它们在整个剖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重建了松辽盆地晚三冬期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显示:(1)松辽盆地晚三冬期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丰度表现出阶段Ⅰ和Ⅲ高,阶段Ⅱ和Ⅳ相对较低的特征,主要受水生生物繁盛程度和保存条件的控制。阶段Ⅰ和Ⅲ,较高TOC值、相对偏负δ13Corg值和分子标志物(正构烷烃、C30甾烷系列化合物和藿烷)组成和分布显示有机质来源于藻类、细菌和陆地植物;阶段Ⅱ高丰度中碳数正烷烃分布特征表明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阶段Ⅳ持续偏正δ13Corg值显示出来源于陆地有机质输入逐渐增加。(2)Pr/Ph值的变化显示松辽古湖泊晚三冬期水体从还原变到氧化,再到还原,再逐渐变为氧化的环境变化过程;阶段Ⅰ和Ⅱ高Ga/C30Hop值显示嫩江组一段存在显著的水体分层。(3)C30甾烷系列化合物(24正丙基胆甾烷、24异丙基胆甾烷和甲藻甾烷)的检出表明松辽盆地晚三冬期发生了海侵事件。阶段Ⅲ C30甾烷含量显著高于阶段Ⅰ表明嫩江组二段下部的海侵程度显著强于嫩江组一段。此外,高C30甾烷含量对应于高TOC值,显示出海侵发生的层位与烃源岩发育的层位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松辽盆地晚三冬期的黑碳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祝孟博,宋建中,童晓宁,胡建芳,席党鹏,曹怀仁,彭平安
地学前缘    2017, 24 (1): 166-173.   DOI: 10.13745/j.esf.2017.01.010
摘要171)      PDF(pc) (1197KB)(266)    收藏
黑碳(BC)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古老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可以重建过去的火灾事件和陆地植被演化历史。文中通过对晚三冬期松辽盆地姚家车站剖面、后金沟剖面和岳王城剖面的黑碳记录进行分析,来揭示嫩江组一段到二段下部的火灾事件、气候特征及植被变化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嫩江组一段BC的含量较低,为0%~0.22%,表明可能存在的火灾事件规模很小;在该段时期有几次BC/TOC值较高,暗示着小规模的火灾事件。在嫩二段下部BC的含量突然升高,最高可达1.4%,反映了大规模火灾事件的发生。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BC)数据表明:在嫩一段,黑碳的δ13CBC值(-29.4‰~-25.0‰)表现为逐渐偏正的趋势,可能是由大气CO2浓度逐渐降低所导致;在嫩二段下部,δ13CBC值先呈现突然偏负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大规模的火灾事件以及火山活动引起的大气CO2浓度短暂升高以及植被类型的变化所造成的,之后δ13CBC值又表现为逐渐偏正的特征。综合来看,在嫩江组一段仅发生小规模火灾事件,嫩二段下部则发生大规模火灾事件,由嫩江组一段到二段下部大气CO2浓度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