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盆地形成动力学环境与构造演化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群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张兴洲, 郭冶, 曾振, 付秋林,蒲建彬
地学前缘    2015, 22 (3): 88-98.   DOI: 10.13745/j.esf.2015.03.008
摘要1506)      PDF(pc) (1880KB)(1125)    收藏

东北地区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下并非都是变质结晶基底,松辽和二连等盆地大部分叠加在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残余沉积盆地之上。嫩江—开鲁断裂和嘉荫—牡丹江断裂是两条深达岩石圈尺度的断裂构造,将东北地区分为额尔古纳—兴安、松嫩和佳木斯三大基底构造单元和与之相对应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中—新生代盆地群。3个盆地群不但基底和深部岩石圈结构明显不同,而且盆地结构及充填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北地区与中生代盆地演化相关的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侏罗世(167~147 Ma),早白垩世早期(136~126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2~109 Ma)。侏罗纪火山岩主要发育在大兴安岭及其以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全区均有分布,且具有由西向东时代渐新变新的演化趋势。从深部构造和区域动力学背景角度,东北地区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构造演化分别属于两大动力学体系。前者的形成演化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对东北地区西部产生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及后继的伸展作用有关,北北东向展布的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大面积叠加在近东西向展布的漠河前陆盆地和突泉等含煤盆地之上;后者的形成演化明显与西北太平洋构造域大洋板块对东北亚大陆边缘的作用有关。根据同位素年龄和生物地层学证据重新厘定的中—新生代盆地地层对比结果显示,即使是同时代形成的早白垩世盆地由于与大陆边缘的距离不同,其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和后期构造改造特点也不尽相同。西部以海拉尔盆地为代表的早白垩世盆地主要发育以火山岩为主的断陷沉积,之后长期处于隆升环境;中部以松辽盆地为代表的白垩纪盆地不但发育早白垩世早期的断陷沉积,而且之上基本连续叠加了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坳陷沉积;东部盆地群由三江、勃利、鸡西和虎林等众多中、小型盆地构成,它们在早白垩世早期曾是一个统一的近海大陆边缘盆地(大三江盆地),以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特点。由于该区紧邻西北太平洋大陆边缘,受大陆边缘构造转换的影响,统一的大三江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被强烈的逆冲构造和左行走滑构造所破坏和改造。该区目前分散孤立存在的多个中、小型早白垩世盆地均为早白垩世末期构造改造后的残余盆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白垩纪松辽盆地:从火山裂谷到陆内拗陷的动力学环境
王璞珺, 赵然磊, 蒙启安, 瞿雪姣, 朱德丰, 高有峰
地学前缘    2015, 22 (3): 99-117.   DOI: 10.13745/j.esf.2015.03.009
摘要1876)      PDF(pc) (3359KB)(1018)    收藏

基于科探井等新成果,从全球构造盆地分类和松辽盆地成因类型综述入手,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和盆地构造充填特征分析,研究松辽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松辽盆地位于蒙古—华北板块东北部边缘带,其北部通过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与西伯利亚板块相连,东部通过锡霍特—阿林构造带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其形成演化受这两个活动陆缘带的影响。营城组和嫩江组顶部的2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把松辽盆地分成3个构造层:断陷层(火石岭组—营城组)、拗陷层(登娄库组—嫩江组)和反转层(四方台组—依安组)。前者属火山裂谷盆地,后两者为陆内拗陷盆地。断陷期150~110 Ma,在北部与东部两个活动陆缘带共同作用下,板块重组导致区域性伸展和大规模裂陷,形成同裂谷期火山沉积序列。后裂谷期110~79.1 Ma沉积,是火山期后热沉降与区域走滑拉分沉降叠加的结果,其沉降速率高沉积厚度大,因此形成大规模烃源岩沉积。挤压反转期79.1~40 Ma,表现为沉积沉降中心向西北迁移和盆地逐渐萎缩消亡,是白垩纪中期至中始新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边缘近于正向俯冲、区域挤压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断陷分布及其与基底构造的关系
漆家福, 赵贤正, 李先平, 杨明慧, 肖扬, 于福生, 董越崎
地学前缘    2015, 22 (3): 118-128.   DOI: 10.13745/j.esf.2015.03.010
摘要1565)      PDF(pc) (1939KB)(764)    收藏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充填在一系列NENNE向正断层控制的(复式)地堑、半地堑断陷中,具有陆内裂陷盆地特征。盆地内部的早白垩世断陷以不同方式连接在一起构成3个不同走向的裂陷带(马尼特—乌兰察布正向裂陷带、乌尼特—乌兰察布斜向裂陷带和川井—腾格尔斜向裂陷带),裂陷带周边隆起区也有零星的地堑、半地堑断陷分布。二连盆地的基底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早燕山期多期构造演化,表现为褶皱与基底断裂构成的强变形带和岩浆岩体、微小陆块等弱变形域镶嵌排列、构造线方向多变的不均一特点。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断陷的构造样式和空间分布与基底构造密切相关,基底强变形带发育大量的断陷构成裂陷带,基底弱变形区只发育有零星的断陷。受基底强变形带走向的影响,不同裂陷带的断陷组合形式表现出差异性。马尼特—乌兰察布裂陷带上叠在走向由NE向转为NEE向、向南凸出的东乌珠穆沁—二连弧形褶皱带上,早白垩世断陷多表现为串联、小角度斜列复合型式,属于正向裂陷带;乌尼特裂陷带上叠在NEE向的二连—贺根山深大断裂带(混杂岩带)之上,川井—腾格尔裂陷带上叠在近EW向的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深大断裂带(缝合带)及两侧褶皱带上,裂陷带内部的早白垩世断陷多表现为并联、中—大角度斜列复合型式,属于斜向裂陷带。正向裂陷带内部的早白垩世断陷多为深而狭长的地堑、半地堑,斜向裂陷带内部的早白垩世断陷多为浅而宽阔的地堑、半地堑。上述特征表明二连盆地早白垩世裂陷的分布及其构造样式受基底构造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歧口凹陷北大港凸起构造带形成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张东东, 刘池洋, 黄翼坚, 邓煜,张小龙
地学前缘    2015, 22 (3): 129-136.   DOI: 10.13745/j.esf.2015.03.011
摘要1413)      PDF(pc) (1522KB)(653)    收藏

北大港凸起构造带是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研究其形成演化对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和油气勘探均较重要。文中结合研究区最新三维地震数据,对北大港凸起构造带不同段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统计对比了构造带内主要断裂在新生代各期活动量,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北大港凸起构造带的形成演化进行恢复。研究认为北大港凸起构造带沿走向在不同段存在不同的结构特征,纵向上则显示“一高一陡坡”的结构特征;构造带内的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沙三期、沙一期、东营期和新近纪,刘岗庄断裂和大张坨断裂与滨海断裂和港东断裂两两互为侧向相接关系,其活动强度总体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迁移的特征;在古近纪期间北大港凸起构造带主要经历了3期构造活动:沙三期末西南段局部抬升、沙一期缓慢抬升、东营期末的强烈隆升活动,且构造活动强度随时间发展有由西南向东北迁移的特点。北大港凸起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为歧口凹陷的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盆地原型序列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东秦岭—大别及其两侧盆地为例
方成名, 黄泽光, 徐旭辉, 高长林, 陆永德
地学前缘    2015, 22 (3): 137-145.   DOI: 10.13745/j.esf.2015.03.012
摘要1525)      PDF(pc) (1468KB)(908)    收藏

现今盆地的复杂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原型并列与叠加的组合。恢复盆地的原型演化序列是推测成烃成藏过程和油气藏分布的有效途径。在论述TSM盆地原型序列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厘定了造山带古海洋恢复、陆内构造变形分析、盆地原型系列编图、盆地动态模拟4项配套关键技术;并以东秦岭—大别及邻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盆地为例,明确了古中国洋的扩张以及向北的俯冲消亡和碰撞决定华北与扬子早古生代陆缘两侧经历了不同原型演化的过程。华北陆块南侧会聚陆缘的叠加转化造成两侧前泥盆系油气成藏物质的迥异分布,中、新生代以来原型更迭表现为多期构造改造与盆地叠加导致烃源热演化地区分异与多种油气成藏富集类型共存。由此表明,改造型盆地的油气地质评价立足盆地原型序列分析是可行和必要的,可从整体把握原型控制下烃源岩分布和叠加过程的油气成藏响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