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盆地类型与形成动力学环境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边缘海构造旋回:南海演化的新模式
张功成,王璞珺,吴景富,刘世翔,谢晓军
地学前缘    2015, 22 (3): 27-37.   DOI: 10.13745/j.esf.2015.03.002
摘要1542)      PDF(pc) (2162KB)(1076)    收藏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两个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古南海扩张前南海具有统一拼合基底“古南海陆块”,古南海白垩纪末—始新世为扩张期,渐新世—第四纪为萎缩期,现今洋壳已基本消减殆尽。新南海古—始新世为陆内裂谷期,渐新世晚期—中中新世为洋壳扩张期,中中新世至今为萎缩期,表现为南北向扩张停滞,菲律宾岛弧向西仰冲,但处于萎缩期早期。上述两个旋回叠加控制了南海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了南海各大陆边缘及地块性质。北部大陆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南沙地块具有漂移性质;南部大陆边缘为多期叠加型活动大陆边缘,西部具有转换特征,东部为挤压岛架型大陆边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陈建军,马艳萍,陈建中,孙贵宾
地学前缘    2015, 22 (3): 38-47.   DOI: 10.13745/j.esf.2015.03.003
摘要1600)      PDF(pc) (1175KB)(921)    收藏

摘要: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处于印度板块与太平洋及菲律宾海板块之间,但三大板块对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对三大板块及古南海演化的研究,可知南海北部陆缘地区应力环境于晚白垩世发生改变。早白垩世处于挤压环境,晚白垩世以来转变为伸展环境并且不同时期的成因不同。晚白垩世—始新世,华南陆缘早期造山带的应力松弛、古南海向南俯冲及太平洋俯冲板块的滚动后退导致其处于张应力环境。始新世时南海北部陆缘裂陷盆地开始产生,伸展环境没有变,但因其是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速率的持续降低及古南海向南俯冲引起的,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继续裂陷。渐新世—早中新世,地幔物质向南运动及古南海向南俯冲导致南海北部陆缘地区处于持续的张应力环境;渐新世早期南海海底扩张;中中新世开始,三大板块开始共同影响着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的发展演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南海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杨明慧, 张厚和, 廖宗宝, 罗晓华, 杨光, 龚婷
地学前缘    2015, 22 (3): 48-58.   DOI: 10.13745/j.esf.2015.03.004
摘要1532)      PDF(pc) (1677KB)(1564)    收藏

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其成藏要素受构造演化阶段控制和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盆地的充填却具有类似的特点,即同期地层沉积特征相似且起分隔作用的不整合年龄相当。主要盆地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新世裂谷期和中中新世以来的后裂谷期构造发展阶段,发育4种各具特色的含油气系统:(1)万安盆地西部发育裂谷早期湖相含油气系统;(2)万安盆地东部、曾母盆地巴林坚地区、礼乐盆地和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裂谷晚期海侵三角洲含油气系统;(3)曾母盆地中、西卢卡尼亚和东纳土纳发育后裂谷早期海相含油气系统;(4)文莱沙巴盆地发育后裂谷晚期海退三角洲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以中新统泥岩为主;煤系仅对气有贡献;其中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占主导地位;海相烃源岩对油的贡献约占一半;陆相烃源岩贡献微弱。储层以上中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灰岩为主;前者聚油,后者聚气。聚油圈闭以构造为主,其次是地层构造圈闭;聚气圈闭则依次为地层、地层构造和构造;基岩圈闭常为前裂谷期的裂缝性火成岩或变质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环境
郭真, 刘池洋, 田建锋
地学前缘    2015, 22 (3): 59-67.   DOI: 10.13745/j.esf.2015.03.005
摘要1769)      PDF(pc) (1650KB)(776)    收藏

通过对地震剖面观察和沉积构造分析,根据反转褶皱隆起及其伴生的断层发育程度,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反转构造划分为宽缓隆褶、陡窄隆褶、宽缓隆断褶和陡窄隆断褶4种类型。西湖凹陷的构造反转强度及特征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在东西排列的三带中,中央突起带反转最强,东部断阶带次之,西部斜坡带反转最弱。在南北分布的三区里,北区发育较强陡窄隆褶,中区总体反转强、局部反转弱,南区总体反转弱、局部反转强。西湖凹陷的反转构造以褶皱为主,并不同程度地伴生断裂。据此,选取反转逆断距、反转褶皱波幅和缩短率3个参数,对中央突起带反转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中央突起带的北部反转强烈,中部构造反转最强和较弱地区相邻并存,南部总体反转较弱、局部较强。反转构造主要由中新世中晚期龙井运动形成,反转逆断层由先存断层逆向再活动发展而来,逆断距一般自下向上逐渐减小;而反转褶皱主要发生在上部沉积层,其发育程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强。西湖凹陷构造反转的形成,主要是中新世菲律宾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导致冲绳海槽弧后扩张,进而产生向西推挤的作用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走滑作用对渤海凸起区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沙垒田凸起为例
黄雷
地学前缘    2015, 22 (3): 68-76.   DOI: 10.13745/j.esf.2015.03.006
摘要1393)      PDF(pc) (1690KB)(760)    收藏

渤海海域已发现油气中绝大部分受NE向走滑性质断层的控制,但对其具体控制过程缺乏深入分析。本研究选取NE向断层发育、且有相当油气发现的沙垒田凸起为解剖实例,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对NE向断层控藏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E向断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是一个长期演化的累积效果,主要通过两个重要过程实现:中生代左旋活动分割基底,改造基底高点,控制油气运移路径;新近纪晚期右旋活动分割披覆构造,改造盖层高点,控制油气聚集场所。这一认识可为渤海其他地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差异抬升事件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贾楠, 刘池洋, 张功成, 黄雷, 赵俊峰, 卢山
地学前缘    2015, 22 (3): 77-87.   DOI: 10.13745/j.esf.2015.03.007
摘要1622)      PDF(pc) (1740KB)(1034)    收藏

依据海域油气勘探和地质资料,对辽东湾坳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典型地震剖面的深入研究和沉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等综合分析表明:辽东湾坳陷在新生代发生了3期构造抬升及剥蚀事件,主要发生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对应的峰值年龄为5~7 Ma)、渐新世东营期末—中新世初(峰值年龄为18~22 Ma、24~26 Ma)、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末(峰值年龄为36~40 Ma)。这3期构造抬升事件的特点为南早北晚、南强北弱,说明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在始新世,坳陷东部为一有巨厚沉积的较大型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后受断裂切割改造今辽东凸起开始显现并遭强烈剥蚀,致使较大型凹陷被辽东凸起分隔为两凹(今辽中、辽东凹陷)夹一凸结构。此改造过程与郯庐断裂活动特征及强度的改变有关,显示出辽东湾坳陷东、西部抬升特点和后期改造强度的明显不同。辽东湾坳陷古今构造格局及演变,与区域动力学环境及背景紧密相连,这3期构造抬升事件,在中国东部具有较广泛的响应表现和区域动力学背景,意义重要,对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中国东部及近海等新生代盆地的整体认识,为中国东部区域动力学环境及背景研究和油气勘探、资源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