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层沉积特征及构造影响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物源:来自古流向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雷开宇,刘池洋,张龙,李被
地学前缘    2017, 24 (6): 254-276.   DOI: 10.13745/j.esf.yx.2017-02-6
摘要157)      PDF(pc) (2907KB)(414)    收藏
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及彬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研究,统计和对比盆地周缘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结合盆地南部直罗组地层典型露头实测古水流数据,综合研究了盆地南部直罗组沉积物源。结果表明:(1)黄陵地区直罗组样品总体呈169~438 Ma、1 435~2 083 Ma、2 300~2 767 Ma三个年龄组,对应峰值分别为274 Ma、1 851 Ma和2 366 Ma。彬县地区直罗组样品总体呈213~485 Ma、802~974 Ma、1 633~1 894 Ma和2 143~2 739 Ma 4个年龄组,对应峰值分别为430 Ma、450 Ma、1 720 Ma和2 254 Ma。(2)黄陵地区直罗组地层物源主体来自西北部阿拉善地块的中酸性侵入岩及变质岩。彬县地区直罗组地层物源主体来自西部的北、中祁连造山带,源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基性侵入岩及变质岩,同时存在火山岩、碎屑岩及变质碎屑岩的部分贡献。(3)盆地南部直罗组下段地层各典型露头古水流优势方向集中于110°~140°,表明古流向以向东和东南为主,即该时期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西北方向,这与碎屑锆石年代学对比所指示的物源区相一致,这些物源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侏罗纪时期盆地原型及古地理格局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热水沉积作用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
贺聪,吉利明,苏奥,刘颖,李剑锋,吴远东,张明震
地学前缘    2017, 24 (6): 277-285.   DOI: 10.13745/j.esf.yx.2016-11-29
摘要150)      PDF(pc) (1378KB)(366)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可能与热流体活动密切相关,但一直缺乏直观且有效的证据支持。通过连续采样的高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延长组整体上是具有较多陆源输入的非典型热水沉积,但在长7-3段优质烃源岩沉积期热流体输入显著增强。热液指标Al/(Al+Fe+Mn)、(Fe+Mn)/Ti比值与TOC丰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9和0.89,表明热水沉积与烃源岩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即热液输入强度越大,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越高。Al/(Al+Fe+Mn)比值与P/Al、P/Ti、TS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0和-0.89,指示热水沉积与烃源岩之间存在的关系可能缘于热水活动能够促进湖面古生产力的提高和底水缺氧环境的形成,在烃源岩发育过程中提供充足的有机质来源和良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研究表明,热水沉积是潜在的富有机质烃源岩,元素定量指标相关性分析是揭示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以岑巩区块为例
王濡岳,龚大建,冷济高,王兴华,丛森,丁文龙,付福全,杨滔,赖富强
地学前缘    2017, 24 (6): 286-299.   DOI: 10.13745/j.esf.yx.2017-10-4
摘要109)      PDF(pc) (2758KB)(360)    收藏

依据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结构、甲烷吸附性、岩石力学性质、裂缝发育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脆性矿物含量、热演化程度和甲烷吸附能力。与北美主要产气页岩及龙马溪组页岩相比,牛蹄塘组页岩以Ⅰ型有机质为主,有机孔发育规模较小,孔径多小于5 nm,甲烷吸附/脱附能力强。矿物粒间与粒内孔缝是牛蹄塘组页岩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主要来源,高TOC含量伴随的高石英(刚性矿物)含量有利于微观孔缝的发育、保存及游离气的富集。牛蹄塘组宏观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其次为层间缝,微观上主要为层间、粒间和粒内缝;方解石与石英等裂缝充填物内部发育开启的次级微裂缝、解理和溶蚀孔隙,滑脱缝与压扭/张扭性裂缝面糜棱化矿物粒间孔缝发育,增加了充填裂缝的有效性。在良好保存条件下,裂缝的发育对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与渗透性均具有贡献,而对渗透性的改善是其最主要贡献。当TOC含量低于6.5%,TOC含量与孔隙度、总孔体积、脆性、兰氏压力、裂缝密度和游离气含量等储层参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当TOC含量大于6.5%时,正相关关系逐渐变为负相关。有机质类型、含量、成熟度及成岩作用对页岩储层宏观(脆性、裂缝发育程度)与微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甲烷吸附性)性质均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孟楚洁,胡文瑄,贾东,王琳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00-311.   DOI: 10.13745/j.esf.yx.2017-2-34
摘要234)      PDF(pc) (2307KB)(434)    收藏
下扬子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沉积了一套良好的黑色烃源岩。本文以江苏句容仑山5号井岩心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与地球化学分析。该套岩系以黑色页岩夹硅质岩为主,夹多层火山灰薄层,笔石化石丰富。其中,五峰组底部发育钙质、硅钙质页岩,顶部以黑色页岩为主,SiO2含量最高值82.38%,黑色页岩中存在硅质岩夹层,硅质岩夹层的形成可能与上升流及火山喷发带来的热液有关。高家边组底部与五峰组界限附近主要为黑色页岩。底部非黑色页岩段以粉砂砂质泥岩与灰白灰黑色页岩为主。δ13Corg在奥陶系—志留系界限附近呈明显负偏移,反映海平面的迅速回升。五峰组与高家边组界限处微量元素氧化还原指标U/Th,V/(V+Ni),V/Cr,Ni/Co,V/Sc指示贫氧缺氧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草莓状黄铁矿的发现也为缺氧环境提供了证据。研究区岩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较平坦,在五峰组和高家边组界限处局部出现Ce负异常,指示还原环境,且在界限附近Eu正异常最为显著,反映热液作用的影响。上奥陶统五峰组黑色页岩段和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沉积,是良好的烃源岩发育区,向上至高家边组非黑色页岩段变为浅水陆棚沉积。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烃源岩的形成受到了上升流、热液以及海平面回升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碳酸盐岩台内滩储层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以阿姆河盆地台内滩气田为例
田雨,徐洪,张兴阳,王红军,张良杰,张宏伟,郭同翠,尉晓玮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12-321.   DOI: 10.13745/j.esf.yx.2016-11-57
摘要157)      PDF(pc) (4704KB)(388)    收藏
近年来,台内滩成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以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台内滩气田为例,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台内滩类型、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影响台内滩储层发育及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台内滩主要包括生屑滩、内碎屑滩、球粒滩、藻粒滩和鲕粒滩等5种类型。(2)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的粒间、粒内溶孔及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形成以孔隙型和孔洞型为主的两类台内滩储层。(3)储层发育及分布明显受古地貌、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①古地貌是台内滩发育的重要基础,在基底古隆起发育的古地貌高部位滩体连片分布,形成规模型台内滩储集体;②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台内滩储层的发育层位及滩体类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台内滩储层主要发育于高位域准层序组中上部,由下至上呈现出厚度增大、物性变好等特征,海平面高频震荡导致台内滩垂向上多期叠置;③包括同生期淡水淋滤及埋藏期溶蚀等多期次、多类型溶蚀作用是台内滩储层形成的关键,次生溶蚀孔隙、孔洞成为台内滩重要的储集空间,最终形成优质的孔隙(洞)型台内滩储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龙门山甘溪泥盆系生物骨架富集层成因机制
李凤杰,荆锡贵,张昊,徐文礼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22-332.   DOI: 10.13745/j.esf.yx.2016-11-47
摘要156)      PDF(pc) (2263KB)(347)    收藏
四川龙门山泥盆系显著特征是地层中广泛发育类型多样的生物骨架富集层。依据生物类型和几何形态,将生物骨架富集层综合划分为两大类13种。富集层中生物类型、排列方式、埋藏特征和厚度特征是恢复富集层成因过程的重要标志,据此将龙门山泥盆系生物骨架富集层分为6种成因类型:机会种簸扬富集层、风暴簸扬富集层、近源风暴岩、远源风暴岩、基本生物成因富集层和凝聚型富集层。建立了龙门山泥盆系各种生物骨架富集层成因类型的分布模式,从近岸到远岸依次分布风暴簸扬富集层、近源风暴岩、远源风暴岩、机会种簸扬富集层和凝聚型富集层成因模式,而基本生物成因富集层成因模式则分布广泛,从近岸到远岸均有分布。生物骨架富集层的形成受生物、沉积和水动力及其相互作用的制约,分布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是沉积环境分析的有用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文昌组构造差异性与动力学成因机制
吕彩丽,张功成,杨东升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33-341.   DOI: 10.13745/j.esf.yx.2016-11-56
摘要145)      PDF(pc) (1778KB)(309)    收藏
通过统计珠二坳陷主要基底断层的要素特征,并计算典型断层的活动速率,系统地研究了文昌组沉积期研究区构造差异性,探讨了差异构造的动力学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带控制研究区西部开平—顺德凹陷和东部白云凹陷的构造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前新生代构造环境、新生代基底断裂走向、文昌组断层活动性和凹陷结构等方面。开平凹陷北侧和白云凹陷南侧控凹边界断层在新生代早期可能属于同一条初始断裂带。研究区东西部前新生代不同的岩石圈结构导致了文昌组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迥异:西部开平—顺德凹陷中生代处于火山弧区,较厚的上部地壳高度脆性破裂同时被大量沉积物充填,形成北断南超型窄半地堑结构;东部白云凹陷中生代位于弧前区,地壳韧性变形较强,文昌组沉积物源相对不足,形成南断北超型宽半地堑结构。云开低凸起作为构造调节带,对其两侧的差异性构造变形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钟雨彤,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侯月华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42-352.   DOI: 10.13745/j.esf.yx.2017-02-2
摘要96)      PDF(pc) (3612KB)(384)    收藏
基于安泽地区的二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和完井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构造对含气量的影响,分别从剥蚀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断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时期构造运动,总剥蚀量为2 200~3 300 m。安泽地区剥蚀量西部小、保存条件较好,对应含气量较高。剥蚀量东部大、保存条件较差,对应含气量较低。在构造影响较弱区,煤层含气量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断层的控制范围在500 m,距离断层500 m以内的地区含气量低于距离断层超过500 m的地区。同一条断层下降盘较上升盘有更好的封盖能力,含气量相对高。安泽地区的断层构造样式中地堑、掀斜断块和逆断层是较好的储气环境,而地垒不利于煤层气保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巴基斯坦盐岭东部新生代演化过程及对喜山运动幕次的响应
杜芳鹏,刘池洋,李聪聪,谭富荣,牛军强,杨创,赵凯,范琪
地学前缘    2017, 24 (6): 353-364.   DOI: 10.13745/j.esf.yx.2017-2-37
摘要150)      PDF(pc) (2340KB)(345)    收藏
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位于印度板块北部,与其北部的波特瓦尔盆地一同接受了新生代早期沉积。区内自古新世和始新世的滨海相海相沉积起,经渐新世抬升剥蚀,中新世以来转为陆相前陆沉积,沉积了巨厚层河流冲积相碎屑岩,至更新世后期开始逆冲成山,而其北部波特瓦尔盆地相应地进入破裂前陆盆地演化期,在其南部形成新的前陆沉积区。盐岭新生代演化过程中两个关键时间点分别为渐新世末和上新世末,前者完成了沉积环境由洋到陆的转变,后者使盐岭隆升成山,改变了区域构造格局,这两个时间点对应喜马拉雅运动Ⅰ幕和Ⅱ幕。盐岭东部地区新生代的演化与印度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息息相关,且在演化的关键时间点上密切呼应,其新生代演化过程对我国青藏高原隆升意义重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