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9, Vol. 26 ›› Issue (2): 0-0.

• 特约主编致读者 •    下一篇

特约主编致读者

刘俊来   

  1.  
  • 出版日期:2019-03-30 发布日期:2019-03-30
  • 基金资助:
     

 

    

  1.  
  • Online:2019-03-30 Published:2019-03-30
  • Supported by:
     

摘要:

        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陆,是理解地质历史时期洋陆格局、相互作用及演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固体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生存环境改善所必要的基础和保障。尤其21世纪以来,地质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在地球的动力学环境中大陆岩石圈各圈层的表现、构造活动性及演化与组成和结构相对简单的大洋岩石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开展大陆构造研究、完善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领域的重要方向,多学科大陆构造变形和大陆构造解析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陆内变形与大陆再造演化、陆缘板块相互作用及构造岩浆成矿响应和陆内(陆缘)盆地演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本期《大陆构造:从陆内到陆缘》专辑共收录15篇相关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上述三个方向上的部分研究成果。
        张忠义基于对大巴山地区开展的大比例尺地质制图及构造解析,重点分析了从露头尺度到区域尺度叠加褶皱变形的时空变化和成因,确定了褶皱的构造属性与变形时限。宋志冬等对扬子地块西南缘瓮安穹隆不整合面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瓮安穹隆出现的不整合构造并对其进行年代限定,并进一步探讨了瓮安穹隆的构造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郑媛媛等以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遭受区域性伸展环境下发育的辽南变质核杂岩为例,重点讨论了在地壳拆离过程中金州拆离断层带内发育的不同类型褶皱构造特点及其演化,并阐述了褶皱类型对于地壳拆离作用的约束。李刚等分析了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变形构造特点,侧重开展了晚中生代时期区域性构造岩浆活动性分析,提出花岗质岩浆就位机制与围岩构造环境具有密切成因关系。陈宇等以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点苍山杂岩新生代剪切变形构造研究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剪切变形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发育特点,并深入讨论了流体活动性对于岩石剪切变形的促进作用。马金保等应用无人机技术开展低空遥感地貌观测,精确定量表征了张流沟滩逆断层陡坎的精细特点,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型解释其成因,研究结果证明无人机低空遥感地貌观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浅表变形和传统古地震研究的辅助手段,并有其独特的方法优势。
        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保留了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古陆块相互作用的记录。中部带的性质是近年来华北克拉通演化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赵远方等根据中部带韧性剪切带重新划分了中部带中段的构造格架,提出中部带中段在古元古代末发生了3次重要的构造变形事件。冯志强等以大兴安岭北段为例,对中亚造山带东段保留的蛇绿岩开展深入研究,揭示出自新元古代以来区域多阶段洋陆演化的证据。江小均等基于对滇西北义敦—格咱岛弧带休瓦促钨钼矿床含矿花岗岩岩体的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义敦—格咱晚白垩世花岗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盆闭合期间发生的先存碰撞造山带加厚下地壳减压部分熔融作用。韦天伟等对于中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地区捷嘎组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提出其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盆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由于板片发生回转,导致软流圈上涌并诱发被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形成。
        曹代勇等以藏东昌都盆地为例,讨论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叠合盆地演化的多期构造控制与改造,并分析了盆地含煤性特点。王勇生等根据华北板块东南缘合肥盆地圆筒山组沉积岩的碎屑锆石与扬子板块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的高度一致性,提出沉积物源来自扬子板块,并结合区域构造特点阐述了合肥盆地发育过程中的构造活动性与盆山演化。吴孔友等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并结合钻井资料分析了义东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剖析了义东断层的形成机理。漆家福等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地震资料解释的构造样式分析,厘定了多阶段伸展构造属性并阐述了其演化特点,并提出软流圈流动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变形及岩石圈热结构变化是控制盆地结构及断裂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丁航航等解释了横穿南海西南次海盆的两条多道地震测线,对西南次海盆的基底形态特征进行了表征和分类,探讨了基底形态变化与扩张速率之间的成因关系。
        感谢所有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