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5): 245-264.DOI: 10.13745/j.esf.yx.2016-11-53

• 基础地质 • 上一篇    下一篇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硅质岩分类及成因

杨宗玉,罗平,刘波,王珊,白莹,周明   

  1. 1.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塔里木分院, 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2016-03-22 修回日期:2017-01-06 出版日期:2017-11-14 发布日期:2017-11-14
  • 作者简介:杨宗玉(1988—),男,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储层研究。E-mail:460883474@qq.com
  • 基金资助: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级项目(101001cq0652139)

  • Received:2016-03-22 Revised:2017-01-06 Online:2017-11-14 Published:2017-11-14

摘要: 硅质岩成因涉及硅质来源、沉积环境、形成方式以及成岩阶段等问题,直接的岩石学证据在解决硅质岩成因类型中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底部硅质岩段岩石组合类型复杂多样,沉积现象丰富,其成因至今无法达成一致。为了揭示该套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笔者对3条野外剖面(库勒、肖尔布拉克西沟西、于提希)进行了详细的测量、描述,并系统观察该套薄层状硅质岩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综合前人研究,同时结合玉尔吐斯组硅质岩中非硅质成分(残余矿物、伴生矿物、填隙物以及混入物成分)、结构组分特点,笔者分别提出了中观尺度下(露头)“颜色构造成分”综合分类方案以及显微镜尺度下“成分结构组分成因”综合分类方案,并在宏观尺度下将硅质岩段分为5段,中观尺度下分为6种岩石类型,显微镜尺度下分为7种岩石类型。早寒武世早期,南天山洋初始裂陷,位于其南部的阿克苏地区遭遇大规模海侵,同时由于海底扩张作用,热液活动频繁,为微生物繁盛奠定了物质、温度和空间基础。富硅质网状脉和上覆薄层状硅质岩的垂向叠置关系表明硅质岩在台内裂洼槽带至内外缓坡带由幕式低中温、富硅磷钡钒的海底热液系统以硅质充填下伏网状裂缝、大范围的喷流沉积以及交代原始沉积物等方式形成。笔者认为该套薄层状硅质岩的形成并非由一种成因主导,而是多种成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微生物群落的聚磷作用以及对(成岩)重晶石形成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在硅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硅质岩, 岩石学特征, 形成原因, 沉积环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