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3): 137-148.DOI: 10.13745/j.esf.2017.03.012

• 盆地热历史 • 上一篇    下一篇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任战利,于强,崔军平,祁凯,陈占军,曹展鹏,杨鹏   

  1. 1. 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9
    2. 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3.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 收稿日期:2016-05-22 修回日期:2016-09-22 出版日期:2017-05-15 发布日期:2017-05-15
  • 作者简介:任战利(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盆地热史与油气成藏及油气评价研究工作。E-mail:renzhanl@nwu.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鄂尔多斯、沁水沉积盆地中生代晚期古地温场对岩石圈动力学演化及油气赋存的约束作用”(41630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28);国家重大专项 (2011ZX05005-004-007HZ)

  • Received:2016-05-22 Revised:2016-09-22 Online:2017-05-15 Published:2017-05-1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含油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2.8 ℃/100 m,属于中温型盆地。根据现今地层测温及地温梯度,编制了盆地3个重要烃源岩发育层位延长组长7段、石炭二叠系、奥陶系顶面现今地温分布图,分析了3个界面现今地温分布特征。根据收集及实测的奥陶系沥青反射率资料,编制了奥陶系顶面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平面分布图。盆地不同层位的镜质体反射率值随着深度增加或层位变老,镜质体反射率值逐渐增高,在各地层分界面处不存在镜质体反射率(Ro)明显的错断。各构造单元镜质体反射率(Ro)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差异主要表现为曲线斜率的差异及曲线接近地表起始值的差异,这两项差异反映了地温梯度及后期剥蚀厚度的差异。不同层位的镜质体反射率的高值区均位于盆地南部的庆阳—富县—延安—吴旗一带,盆地南部不同层位镜质体反射率高值区的存在表明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存在热异常。盆地热演化史恢复表明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发生过一期构造热事件,地层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大古地温。早白垩世以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大幅度抬升剥蚀,地温梯度减小,地层冷却降温。现今地层温度远小于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的最大古地温,油气的生成主要受古地温控制。早白垩世的构造热事件控制了上、下古生界、中生界3套主要烃源岩油气的主要生成、成藏期。

关键词: 地温梯度,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 生油期, 成藏期,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