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3): 27-40.DOI: 10.13745/j.esf.2017.03.003

• 热流、热结构与热-流变结构 •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

张健,董淼,吴时国,高玲举   

  1.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 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海南 三亚 572000
  • 收稿日期:2016-06-12 修回日期:2016-09-25 出版日期:2017-05-15 发布日期:2017-05-15
  • 作者简介:张健(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 E-mail:zhangjian@ucas.ac.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074,41174085,41430319);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KZZD-EW-TZ-1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10102)

  • Received:2016-06-12 Revised:2016-09-25 Online:2017-05-15 Published:2017-05-15

摘要: 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是我国南海南缘陆架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海槽之下陆壳减薄的原因、前陆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机制是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地震、重磁、地热观测资料,依据地震沉积地层分析、重磁反演分析、地幔流应力场分析、热流变学分析方法,文中计算了南沙海区地壳结构特征、南沙海槽逆冲推覆热流变学结构。结果表明:南沙海区Moho面深度在18~26 km,其中海槽区Moho面最浅,由海槽中心向东南至陆坡,Moho面由20 km快速下降到26 km深度,说明南沙海区陆壳结构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南沙海区地壳累积流变强度FC与岩石圈累积流变强度FL之比小于80%,显示为一个整体陆壳地块,岛礁区大部分地段地壳热流QC与海底热流Q0之比大于60%,为“热壳冷幔”型热结构,而海槽区情况正相反,QC/Q0小于40%,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南沙海槽Moho面温度在300~700 ℃,地壳整体温度较低,地温梯度在垂向上高、低相间成层分布,地壳浅层地温梯度在15~30 ℃/km,深层地温梯度大于45 ℃/km。南沙海槽南北两侧应力分布特征不同,北侧挤压,南侧伸展。北侧挤压区,地层挤压收缩量由深向浅减小,南侧伸展区,地层伸展量由深向浅增大,类似手风琴风箱结构。北侧黏滞系数高、流变强度大,南侧黏滞系数低、流变强度小。南侧的黏滞系数、流变强度大约比北侧低2~3个数量级,因此南沙海槽南侧比北侧更容易发生构造变形。由计算结果推测,南沙Moho面起伏或陆壳减薄与“地壳重力均衡作用”和“地幔热隆升作用”有关,海槽东南缘逆冲推覆体构造变形机制主要是“地壳缩短”作用,其次是“重力滑脱”作用。文中没有涉及南沙陆块不同地质时期Moho面、“地壳均衡”、“地幔热隆升”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南沙海槽基底变形中“弹性挠曲”和“逆冲推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南沙海槽, 陆壳结构, 逆冲推覆, 热流变结构, 深部动力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