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4, Vol. 21 ›› Issue (1): 261-270.

• 论文 • 上一篇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控藏特征

隋立伟, 方世虎, 孙永河, 杨春燕, 孟庆洋, 桂丽黎, 陈琰   

  1. 1. 东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3. 中国石油集团 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4.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 敦煌 736202
  • 收稿日期:2013-07-31 修回日期:2013-09-19 出版日期:2014-01-15 发布日期:2014-01-15
  • 作者简介:隋立伟(1986—),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成藏综合研究。E-mail:suilihui1987@126.co
  • 基金资助:

    国家重大专项“前陆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二期)”(2011ZX05003);中国石油科技开发项目“前陆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2011B-04)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hizigouYingdong structural belt of western Qaidam Basin.

  • Received:2013-07-31 Revised:2013-09-19 Online:2014-01-15 Published:2014-01-15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近年来陆续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油气探明储量超亿吨,勘探潜力巨大,但复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通过对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沉降史模拟、地层缩短率计算及构造样式、构造变形特征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结合包裹体测温、埋藏史模拟及主成藏期确定,明确了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藏过程与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构造带的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路乐河组(E1+2)—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初始弱断陷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快速沉降期;上干柴沟组(N1)—下油砂山组(N12),坳陷期;上油砂山组(N22)至今,构造抬升期。(2)构造带主要经历两次构造活动高峰,其中下干柴沟组(E23)时期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内主力烃源岩演化。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构造变形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及变形规律。(3)英东地区主要是两期成藏,分别发生于下油砂山组(N12)沉积末期和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匹配关系控制了狮子沟—英东构造带的东、西成藏差异与油气分布。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mdash, 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成藏期次;成藏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