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09, Vol. 16 ›› Issue (4): 40-51.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残余洋盆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李江海 程海艳 赵星   

  1.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 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 出版日期:2009-08-01 发布日期:2009-08-01
  • 作者简介:李江海(1965—),男,博士,教授,专长于构造地质学和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长期从事我国北方区域构造及全球构造研究和教学。Email: jhli@pku.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302)

Tectonic evolution of remnant oceanic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hydrocarbon.

LI Jiang-Hai CHENG Hai-Yan DIAO Xing   

  1. He Dian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Institute of Oil and Ga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 Online:2009-08-01 Published:2009-08-01

摘要:

残余洋盆是板块拼合碰撞过程中残留的、未彻底闭合的洋盆,为碰撞陆块之间最晚闭合的区域。它们在走向上与蛇绿岩缝合带渐变过渡,普遍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态(三角形、贝壳形、凹四边形)和复杂的构造边界。盆地内充填大面积的巨厚三角洲浊流相(海底扇)沉积,物源来自于周边造山带的隆升剥蚀。残余洋盆的构造背景、几何形态、鉴别标志及其最终消亡过程,正成为大陆动力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由于欧亚大陆内各个陆块尺度较小和陆块数目较多,拼合的陆块边缘形态不完全匹配,古生代末以来,在古亚洲洋盆及特提斯洋盆聚合边界上广泛发育残余洋盆。已发现的残余洋盆实例有:孟加拉湾、黑海、南里海、南沙海槽、东地中海、准噶尔、松潘—甘孜等盆地。它们普遍具有海相沉积巨厚、盆地深度较大、快速而持续的沉降等特点。陆块几何形态不规则、陆块拼合的随机性、板块远大于陆块尺度,均是形成残余洋盆的重要原因。随着板块碰撞及陆块调整,残余洋盆主要发生被动式的消亡,包括巨厚的沉积充填(弧前增生楔及海底浊积扇)及多期构造变形。残余洋盆普遍具有重要的油气价值和勘探前景。

关键词: 关键词:残余洋盆;浊积岩系;陆块;造山带;油气勘探

Abstract:

残余洋盆是板块拼合碰撞过程中残留的、未彻底闭合的洋盆,为碰撞陆块之间最晚闭合的区域。它们在走向上与蛇绿岩缝合带渐变过渡,普遍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态(三角形、贝壳形、凹四边形)和复杂的构造边界。盆地内充填大面积的巨厚三角洲浊流相(海底扇)沉积,物源来自于周边造山带的隆升剥蚀。残余洋盆的构造背景、几何形态、鉴别标志及其最终消亡过程,正成为大陆动力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由于欧亚大陆内各个陆块尺度较小和陆块数目较多,拼合的陆块边缘形态不完全匹配,古生代末以来,在古亚洲洋盆及特提斯洋盆聚合边界上广泛发育残余洋盆。已发现的残余洋盆实例有:孟加拉湾、黑海、南里海、南沙海槽、东地中海、准噶尔、松潘—甘孜等盆地。它们普遍具有海相沉积巨厚、盆地深度较大、快速而持续的沉降等特点。陆块几何形态不规则、陆块拼合的随机性、板块远大于陆块尺度,均是形成残余洋盆的重要原因。随着板块碰撞及陆块调整,残余洋盆主要发生被动式的消亡,包括巨厚的沉积充填(弧前增生楔及海底浊积扇)及多期构造变形。残余洋盆普遍具有重要的油气价值和勘探前景。

Key words: 关键词:残余洋盆;浊积岩系;陆块;造山带;油气勘探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