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4): 320-328.DOI: 10.13745/j.esf.yx.2017-3-15

• 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演变 • 上一篇    下一篇

洋-陆转换带类型与成因机制

郭玲莉,李三忠,赵淑娟,刘博,索艳慧,王倩,周在征   

  1. 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 收稿日期:2017-02-20 修回日期:2017-04-01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7-15
  • 作者简介:郭玲莉(1985—),女,博士,讲师,海洋地质学专业。E-mail:guolingli@ouc.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3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项目(2015ASTP-0S10)

  • Received:2017-02-20 Revised:2017-04-01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7-15

摘要: 洋陆转换带是被动陆缘的特殊构造,是伸展背景下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对于理解和认识大洋和大陆的地球动力过程、机制尤为关键。基于不同的被动陆缘类型,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被动陆缘的洋陆转换带分类及特征,同时探讨其成因机制。根据大陆边缘类型,洋陆转换带可以划分为四类,火山型被动陆缘中以海倾反射层和下地壳高速体为特征的洋陆转换带、非火山型被动陆缘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出露的洋陆转换带、异常减薄洋壳组成的洋陆转换带、强烈减薄陆壳为主的洋陆转换带。洋陆转换带成因模式取决于不同类型被动陆缘的伸展破裂过程,火山型被动陆缘起源于主动的火山裂谷,通过热作用来减薄岩石圈的底部进而发生地幔熔融,产生溢流玄武岩,浅表形成海倾反射体,下地壳表现为高P波速度异常且巨厚的高速体。非火山型陆缘的岩石圈横向伸展与深度相关,岩石圈变形既有均一纯剪切变形(均匀伸展)也有不对称的简单剪切变形(拆离断层)。

关键词: 洋-陆转换带, 火山型被动陆缘, 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岩石圈伸展破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