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6): 342-352.DOI: 10.13745/j.esf.yx.2017-02-2

• 油气储层沉积特征及构造影响 • 上一篇    下一篇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钟雨彤,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侯月华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煤层气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2016-08-25 修回日期:2017-01-21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7-11-15
  • 作者简介:钟雨彤(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煤与煤层气地质。E-mail:ads123_com@sina.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37,41602170);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Q2014-01)

  • Received:2016-08-25 Revised:2017-01-21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7-11-15

摘要: 基于安泽地区的二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和完井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构造对含气量的影响,分别从剥蚀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断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时期构造运动,总剥蚀量为2 200~3 300 m。安泽地区剥蚀量西部小、保存条件较好,对应含气量较高。剥蚀量东部大、保存条件较差,对应含气量较低。在构造影响较弱区,煤层含气量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断层的控制范围在500 m,距离断层500 m以内的地区含气量低于距离断层超过500 m的地区。同一条断层下降盘较上升盘有更好的封盖能力,含气量相对高。安泽地区的断层构造样式中地堑、掀斜断块和逆断层是较好的储气环境,而地垒不利于煤层气保存。

关键词: 构造, 含气量, 断层, 安泽区块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