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3): 13-26.DOI: 10.13745/j.esf.2017.03.002

• 热流、热结构与热-流变结构 • 上一篇    下一篇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

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   

  1.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3. 成都理工大学 能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4.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河北 任丘 062552
  • 收稿日期:2016-09-10 修回日期:2017-02-15 出版日期:2017-05-15 发布日期:2017-05-15
  • 作者简介:邱楠生(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盆地构造热演化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qiunsh@cup.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25010,91114202)

  • Received:2016-09-10 Revised:2017-02-15 Online:2017-05-15 Published:2017-05-15

摘要: 文章主要利用中—新生代热史、地壳分层结构以及流变学参数,模拟计算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由三叠纪—侏罗纪时期的“冷幔热壳”型岩石圈热结构转变为白垩纪至今的“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从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来看,中生代早期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厚的脆性层;早白垩世初期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的脆性层完全转变为韧性层;晚白垩世开始,中地壳上部出现薄层的脆性层;古近纪早期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变薄变浅;现今则除了发育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外,上地幔顶部开始在浅部发育薄的脆性层。中—新生代岩石圈总强度演化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早期经历了两期减弱,中生代早期岩石圈总强度远大于中侏罗世之后的岩石圈总强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强度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厚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侧面反映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因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可以为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热历史, 岩石圈热结构, 热岩石圈厚度, 热流变结构

中图分类号: